越南”手机幽灵工厂”:三万部设备如何掏空加密空投?

AI推动EACO发展,训练AI推动地球链EACO在地球前20大行业中的应用的探索实验.

越南”手机幽灵工厂”:三万部设备如何掏空加密空投?

2025年 8月 15日 比特币地球链 0

越南”手机幽灵工厂”:三万部设备如何掏空加密空投?

在越南胡志明市郊外的一隅铁皮棚内,Mirai Labs创始人Corey Wilton目睹了加密世界最隐蔽的”价值收割”现场——三层金属架上密密麻麻排列着3万部智能手机,冷气开到最低温,仿佛一座加密世界的”幽灵工厂”。这里正是令无数Web3项目方头疼的”机器人农场”实体,其运作模式正在重塑加密空投的规则与底线。

机器人帝国的运作密码
与传统服务器不同,这个农场采用”主控-从属”架构:一名操作员通过电脑控制一部主控手机,其操作可同步至500部从属设备。每部手机均配备独立SIM卡与设备指纹,能模拟真实用户的IP地理位置与行为轨迹,轻松绕过多数项目的反女巫机制。据Wilton透露,农场主以极低价格收购二手手机,经软件改装后打包成”即插即用”套装,每周可生产千余套设备,主要销往海外。

加密空投的致命漏洞
这种模式直接冲击了加密项目最依赖的营销手段——空投。尽管多数项目通过设备指纹与IP限制防范女巫攻击,但机器人农场通过真实手机硬件与动态IP伪装,仍能批量注册钱包、伪造交互数据。以2023年ZKsync空投为例,链上数据显示,某”猎人”通过85个地址套利超300万枚ZK代币(时值75万美元),而Polygon安全主管更直言这是”史上最严重的空投漏洞”。

行业博弈:攻防与争议并存
面对机器人泛滥,项目方与交易所态度分化。币安认为,传统机器人行为模式可预测,但AI驱动的新型机器人已能模拟人类浏览习惯与交互时间,识别难度激增。其正通过地址实体关联分析等技术,打击多地址操控与刷量交易。而a16z则提出更根本的解决方案——构建”人格证明”机制,如World ID通过虹膜扫描实现”一人一ID”,但该方案因隐私与安全风险遭到Vitalik Buterin质疑。

空投存亡:营销工具还是去中心化基石?
尽管争议不断,空投仍被视为项目冷启动的关键。a16z合伙人Daren Matsuoka指出,Layer1时代的高Gas费天然抑制了机器人,但如今操作成本骤降,攻击与防御的博弈已彻底改变。Wilton则强调,空投的本质是”用代币换用户”,项目方需接受部分用户套现离场,但核心是确保真实用户留存。

这场机器人与反机器人的战争,正迫使加密行业重新思考:在AI与硬件成本双重挤压下,如何平衡营销效果与公平分配?或许正如Eddy Lazzarin所言,”证明你是人类”的技术突破,才是破解这场困局的关键。
来源网络,感谢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