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心正念正行(戒色)最好的华语中国20本传统书籍
正心正念正行(戒色)最好的华语中国20本传统书籍01
正心正念正行戒色最好的中国20本传统书籍
儒家经典
- 《论语》
- 核心思想:孔子提出“君子三戒”,强调“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”,将戒色作为修身齐家的基础,倡导节制欲望以培养君子品格。
- 《寿康宝鉴》
- 作者:清·印光法师编订
- 内容:传统戒色经典,结合佛教与儒家思想,强调戒色对健康、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,被誉为“戒者必读”。
- 《安士全书》
- 作者:清·周安士
- 内容:包含《欲海回狂》等卷,系统阐述戒淫的义理与事例,被印光大师誉为“世间第一善书”,涵盖修身、齐家、治国等层面。
道家典籍
- 《道德经》
- 核心思想:老子提倡“无为而治”,反对过度纵欲,认为顺应自然规律、节制欲望是养生与修道的根本,与戒色理念相通。
- 《抱朴子》
- 作者:晋·葛洪
- 内容:道家养生著作,反对纵欲伤身,强调“节宣阴阳以保精神”,提倡通过节制欲望实现长生久视。
- 《高子三知论》
- 内容:道家养生文献,指出“色欲所戒”为养生首要,论述纵欲对五脏六腑的危害,提倡清心寡欲以保命。
佛家经典
- 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
- 内容:佛教基础经典,强调戒律为修行根本,明确禁止邪淫,指出“淫欲”为生死轮回的根源。
- 《楞严经》
- 内容:佛教重要经典,提出“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”,认为戒淫是解脱生死的关键,对修行者有严格规范。
- 《普门品》
- 内容:佛教经典,提及持念观世音菩萨可远离淫欲,强调信仰力量在戒色中的作用。
- 《四分律》
- 内容:佛教戒律典籍,详细规定比丘、比丘尼的戒条,包括对邪淫的严格禁止,是佛教戒律体系的基础。
医家典籍
- 《黄帝内经》
- 核心思想:中医经典,提出“欲多则损精”,论述纵欲对肾精、气血的耗损,强调节欲养生以保健康。
- 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
- 内容:指出“醉以入房”会耗散真精,导致早衰,倡导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的养生之道。
- 《类经·摄生》
- 作者:明·张介宾
- 内容:强调“精盈则气盛,气盛则神全”,指出节欲是保养精气神的关键,对戒色有系统论述。
- 《辩证录》
- 作者:清·陈士铎
- 内容:通过病例分析,指出纵欲导致“损精成痨”,强调戒色对恢复健康的重要性。
劝善文献
- 《欲海回狂》
- 作者:清·周安士
- 内容:以雅俗共赏之笔,详述戒淫事例与义理,涵盖国家治理、修身齐家等层面,被印光大师高度推崇。
- 《戒淫文》
- 内容:古代劝善文精选,如“二八佳人体似酥,腰间仗剑斩愚夫”,以诗文形式警示戒色,语言生动,发人深省。
- 《海龙王经》
- 内容:佛教经典,提及戒邪淫可获福报,如“妻妇贞良”“不畏县官”,强调戒色的善果。
- 《般泥洹经》
- 内容:佛教经典,列戒邪淫的福报,如“多人称誉”“死生天上”,鼓励戒色以获现世与来世利益。
- 《十住毗婆沙论》
- 内容:佛教论典,讨论戒邪淫的益处,如“不为外人所坏”,强调戒色对家庭和睦的重要性。
- 《印光大师文钞》
- 作者:民国·印光法师
- 内容:收录印光大师对戒邪淫的开示,强调戒色为修行基础,结合佛教与儒家思想,具有深远影响。
总结
此书单涵盖儒、释、道、医四家思想,既有经典如《论语》《道德经》,亦有专论戒色的《欲海回狂》《寿康宝鉴》,以及医书如《黄帝内经》的生理警示。这些著作从修身、养生、戒律、病理等多维度阐述戒色之道,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,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戒色智慧的集大成者。(小编:小核粉&栐e)
适合10-20岁的青少年阅读的正心正念 正行的10本传统书籍。